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泥土上的乡村(散文)

泥土上的乡村(散文)

关键词:贵州省关岭 关索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关岭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www.guanling.ccoo.cn
  • 感谢 gzgl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460

    已有1网友参与纠错

泥土上的乡村(散文

李天斌

 

在乡村,一个人的故事,往往是从一抔泥土开始的。

譬如我,一睁开眼睛,我就看见了泥土:房屋是泥土的颜色,灶台是泥土的颜色,场院是泥土的颜色,草木是泥土的颜色,河流是泥土的颜色,就连天空也是泥土的颜色……一开始,泥土就挟裹和覆盖了我;一开始,泥土就住进了我的心房,我是泥土上生长的一株植物。

及至稍稍长高后,母亲就迫不及待地对我说:“人是吃泥土长大的。”在母亲看来,这样的启蒙对孩子而言,意义重大。母亲最大的担心就是怕我不认识泥土,怕我不懂得跟泥土亲近。

泥土就是一种粮食,它可以喂养我们的生命——不单是我的母亲,我相信所有乡村的母亲都一样,她们不识文化,不懂得修辞,但一抔泥土对她们而言,是不需要拐弯抹角的,泥土一直就住在她们的心上,紧贴心灵的事物,远比一个苍白的说辞要深刻得多。

泥土是母性的,在乡村,所有的风景都因这一特质而美丽、而灵动。

一个乡村母亲小心翼翼地锄过每一粒泥土,小心翼翼地扶起每一株豆叶和玉米苗的时候,泥土立即就显得整齐起来,干净的脸庞就生动起来,一缕风从那里经过,一只调皮的山鼠竟然也在那里扭起了腰肢……每一次,我都会心生恍惚,觉得母亲们就是此时的一个女王,泥土是她们头上漂亮的王冠。

一个乡村母亲赤着脚从泥土上走过,泥土沾满了她白皙的皮肤。阳光像一些跃动的颗粒,落在泥土上,很多年,我都能听见那些近似金属的声音,明亮而又干净的声音,从泥土中长出来,一直攀爬到母亲们的心房上,一直长成郁郁葱葱的一片森林。在森林里,母亲们就像一个个美丽的公主,那些温暖的泥土,散发着阵阵花朵的清香。

多少年了,我不得不承认,当我每一次想起并提起泥土的时候,母亲们都会以童话般的形象走进我的记忆。就像一个经年的梦境,她们一直就在那里,始终就在那里;她们从来就没想过要撤离,从来就没想过要离你而去。

从一缕柔情出发,泥土上的乡村,就像真正的乡村了。

真正的乡村,是以一抔泥土为标志的。

房屋是泥土筑成的,灶台是泥土垒成的,场院是泥土铺成的,草木长在泥土上,河流从泥土上流过,天空和飞鸟,以泥土为背景……一切都以泥土为道具,一切都以泥土为主角;整个乡村,其实就是泥土的一场盛宴;在时间的中央,一抔泥土,是不可或缺的风景。

如果还需要打个比喻,泥土其实可以视为长在乡村之上的一株向日葵,一直在引领乡村的某个方向。

在乡村,从始至终,从老人到孩子,一直都是沿着这个方向行走的。

这个方向就像泥土本身一样——只生长庄稼,然后剥开谷壳,最后从中取出米粒;一条浅浅的流水线就是一生的行程,但这个行程,却包含了最丰盈的哲理,就像一面镜子,照亮乡村的每一条道路。

在乡村,泥土是朴实的,尤其在母亲们眼里,泥土其实就是一颗玉米种,就是一个长成的玉米棒以及一顿饱暖的晚餐;泥土从来就没有其它的奢求,就像母亲们终其一生都没有其它奢求一样。

泥土更是简单的,在母亲们看来,它没有繁复的心事,它仅仅需要一声温暖的问候——相互见面时,你喊我一声,我招呼你一句,彼此没有恶意,彼此都渴望亲如一家人,世界就是如此的简单,人生就是如此的简单,就像我们随手画出的一个符号,线条间是纯朴的自然与从容,当然,也还有一份潜藏内心的踏实和温暖。

泥土还是仁慈的,一个人死亡后,泥土将其覆盖,并永世安慰他或她的骨殖与灵魂。所以在乡村,人们都说:“人从泥土中来,又回到泥土中去”——话说得朴实,就像从枝头飘落的一枚树叶,落在泥土上,阒无声息;但话说得却很贴近心灵,就像一幅清凉剂,时时让人耳清目明。

很多年,很多人,正是在这幅清凉剂中缓缓地从容地行走着,不紧不慢,不躁动,不虚妄;就像泥土一样活着,就活在泥土之中,从内到外,从上到下,一抔泥土的世界,就是一生的世界。

譬如我的祖父,在泥土上活了整整七十年,从来脚不离土、心不离乡。更主要的是,泥土的秉性让他的一生获得了圆融——他从未与人争高下,从未与人争执,更从未与人发生过吵骂,一抔泥土让他活得真实而且安泰。一直到他去世,我都没有发现过他有任何一丝内心的游离。

其实又何止我的祖父,在乡村,像祖父这样的人比比皆是。他们性格各异、家境各有不同,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——在一抔泥土中安居,身心就因之而清澈了;在一抔泥土之上,欲望可以降到最低,失落和忧郁可以绕开村子远走;一抔泥土的世界,虽然很小,却可以永安此心。

譬如我,直到现在,虽然离开了乡村,虽然历经俗世的烟尘,甚至有人打我,有人骂我,但梦里梦外,一睁开眼睛,我依然像多年前一样看见了泥土,看见了泥土上的祖父,看见了从泥土上走过的那些岁月,到最后,我就都忍了下来,继而就不在意了;一颗心,一旦与一抔泥土重逢,一切愤怒的恶魔,就逃之夭夭了。

泥土上的乡村,就像风平浪静的一轮圆月,照彻心灵的同时,也照亮时间与日子。

不过,在乡村,泥土也还是会有磨难的。

譬如我的母亲,泥土留给她的记忆,就是从饥饿开始的。

那时候,母亲大约七岁,或者八岁,那时候她太饿了,她趁外婆以及在同一块地里栽玉米的人们不注意的刹那,快速地抓起混着泥土的几颗玉米种,一下子就灌进了嘴里。但她失败了——就在这一刹那,她偷窃的行为被发现了;在人们愤怒并汹涌如水的目光下,她被外婆强按住嘴,逼着吐出已经嚼碎但还来不及吞进肚里的玉米种;紧接着,她被戴上了偷吃集体粮食的罪名,外婆还因此被批斗并扣了整整两个星期的口粮……

那时候,不单是母亲饿了,就连草木们也饿了。

母亲说,那时候,没有饭吃,人们纷纷涌上山野,不论昼夜,只要一看见植物,枇杷树、红子刺、克妈兜、漆树……不管叫得出名字还是叫不出名字,只要哪里有植物,锄头和镰刀就指向哪里;一时间,泥土失去了草木,草木失去了泥土,枯黄与血红泻满山野,一切都朝向了死亡的方向;而更让母亲心惊肉跳的,则是跟她同龄的一个女孩,在吃了漆树皮后解不出大便而死亡,她的妹妹——我的小姨也因此而全身浮肿,险些丢掉性命……

从此母亲越发深信,是泥土养活了人,养活了人间草木;从此母亲还深信,在磨难之前,人是应该敬重泥土的,在泥土之前,人永远是卑微和渺小的一群。

只不知,又多年后,当一次次目睹一抔泥土已无法在乡村安身时,母亲又作何想?

实际的情形是,现在的乡村,早已不是泥土的乡村了。往往是,先是打工潮的袭击——村里凡是有点劳力的,一夜之间都纷纷外出打工了,一块块的土地被撂荒,杂草和荆棘很快从中长出来,人与庄稼的气息在陈腐的时光中销声匿迹;再几年,三俩座厂房趾高气扬地移居到此地,座座高耸入云的烟囱紧紧压住乡村的头颅,蘑菇般的黑烟不舍昼夜地覆盖人们的视线,浓烈的煤烟味熏黑了每一寸土地的肺叶;又几年,一个规模盛大的火车站或是新开发的城市浩浩荡荡地开进来,一时间,土地全被征拨,挖机的声音,钢铁碰撞的声音,人群的喧哗声不绝于耳……就像一个个被搅坏的鸟巢,零乱的树叶、枝丫与杂草,以及夹杂在其中的几根鸟羽,铺满一地;头顶则是四顾彷徨失去家园的群鸟,原本有序的秩序,顷刻之间被颠覆。

比起母亲们当年的饥饿,现在泥土所遭遇的磨难,已经更加深重——泥土咋就这样爱出事呢?很多次我都在想,出了事的泥土,就像一个个面目斑驳的老人,他们静静地坐在那里,时间已经抵达最后的刻度,向晚的岁月让人心生怜悯。

我就不止一次从这样的乡村走过。每一次,我都会在一幢大门紧闭、房梁陷落、荒草丛生、人去楼空的房屋前伫立良久。我总是静静地看着那些残留在门楣上的对联,总想像着先前人们居住其间的热闹,总想寻觅到一丝人的体温与气息,然后是哀叹——在被遗弃的梦里,很容易让人想起夜凉如水的午夜,一只虫子爬过一朵荷叶的寂寞与仓皇;就像孤独,一不小心就让你想起通向死亡的入口。

我也不止一次从荆棘和荒草丛生的泥土上走过。每一次,这里空无一人,只有不知生死与愁郁的鸟雀,偶尔飞落这里;只有成双成对的蝴蝶与蜻蜓,在它们自己的华丽中上演地老天荒;只有一些寂寥的野花,在枝头独自开放;只有一些冰冷的墓冢,在遥远的时光中独自沉沦——一切都是静寂的,一切都是无声的,一切还都是让人怅惘的——在泥土和庄稼以及人们远走的背后,真正意义上的乡村,是否已经消失?而那些曾经热闹的,那些曾经不离不弃的梦境,是否也将不复存在?

时间到这里,泥土上的乡村,显然已经走到了尽头。

不过我又相信,作为泥土上的乡村,它终究是不会消失的,至少在心上,不管岁月如何嬗变,不论时间怎样变幻莫测,我们永远都会记得那个梦。

譬如我,我就一直记得那些声音: “人是吃泥土长大的”、“人从泥土中来,又回到泥土中去”……那些最初的声音;甚至是时光越显得遥远,那声音就越显得亲切,亲切得接近神秘的魔咒,如影随形;往往是,当我走在路上时,趁我不注意时,那声音就会开始响起,先是一个点,从岁月的某个暗角升起来,然后逐渐弥漫,就像一些扩散的音符,萦绕开来,到最后,将我彻底覆盖……

这样的声音,永远属于泥土,永远属于乡村;我相信,即使遥隔千年,光阴全非,当你回过头,在一片废墟之上,你依然会捧起一捧泥土,甚至极有可能会跪下去,然后为之痛哭失声……

刊于《散文百家》2012年12期

 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1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5523012664 传真:15523012664 邮箱:627527792#qq.com
地址:重庆市秀山县 邮编:4099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